





近几年疫情肆虐全球,导致消费者大规模向线上转移,而这也促进电商行业逐渐成熟。跨境电商交易额迅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卖家想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将自家产品远销海外。
今年年初,《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协定当中各国所实行的关税互惠政策,为我国跨境出海卖家带来市场优势。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商品贸易国,还出台了多项鼓励跨境电商对外贸易的政策。与此同时,东南亚各国陆续放宽对疫情的管控政策,以实现国家经济的复苏。
越南电商市场形势大好
贝恩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东南亚的规模经济将达到2340亿美元。东南亚国家除新加坡外,互联网渗透率近达八成,可电商零售占比仅有5%,由此看来东南亚电商市场潜力巨大。
疫情期间,有55%的东南亚消费者首次尝试通过网站以及应用程序在线购物,而这一消费趋势由印度尼西亚(72%)、越南(66%)以及泰国(65%)的消费者引领。
另外,还有近四成的东南亚消费者转向通过社交媒体渠道进行消费,其中越南、泰国以及菲律宾分别以50%、49%和46%位居前列。
据东南亚电商巨头Lazada平台销售数据显示,越南消费者在健康美容类别的需要依旧强劲。其预计,未来美容、时尚、旅游以及医疗保健类比的需求将急剧上升。
越南电商协会最近发布的越南电商指数报告(EBI)表示,越南2021年电商收入约为137亿美元,同比增长16%。其预测,2022年越南电商增长率或将成为有史以来最高的。
值得一提的是,越南颁布了五项规范电商活动的法律条款,同时还参与了多个自由贸易协定,这一系列举措都推动了越南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
一片向好的形势下,不少企业品牌纷纷押宝越南电商市场,那越南市场是否发展完善了呢?
越南电商市场需逐步完善
越南电商行业发展虽快,但是其市场管理没有及时跟上,依旧存在不少问题,后续需逐步完善。鲸网跨境认为,商业欺诈以及物流不畅为越南电商市场发展的主要问题。
商业欺诈
越南电商行业的高速发展,使得不少不法分子想借此兜售侵权商品以及假货。去年越南工贸部就曾预测,在未来2-3年时间里,越南电商商业欺诈行为将会占全国商业欺诈行为总量的一半以上。
随着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增强,其更为重视商品交付质量,对假货以及劣质货的容忍度降低。针对这一问题,不少跨境电商平台纷纷给出对策。
Lazada平台要求入驻平台的所有卖家都要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而卖家在入驻Lazada时都会被强制要求完成所有培训课程,而Lazada此举目的则是提高卖家对知识产权相关条款以及政策的认识。除了针对卖家进行培训之外,Lazada还协同监管机构,识别以及排除假冒产品。
而东南亚另一大电商巨头Shopee为了保护买卖双方的利益,采用了“Shopee保证”政策以及退货退款政策。
物流不畅
在线购物消费者的满意程度实际与商品交付时间有着很大的关系,商品交付时间越长的话,消费者的满意度就越低。调查发现,在被调查的五个东南亚国家(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以及新加坡)中,越南快递平均运送时间长达5.6天,速度排名倒数第二。
受疫情影响,不少电商平台交付商品时,都会遇到商品被地区疫情管控政策卡住以及配送员无法顺利配送的情况。为了优化商品交付时间,多家电商平台开始尝试同第三方快递公司进行合作,同时还重点发展自建物流渠道。多渠道完善电商物流速度。
综上,鲸网跨境认为,想押宝到越南市场的各位卖家,要全面考虑当地市场的一个优劣势,权衡利弊后再下决定。
编辑/鲸网跨境,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搜一搜:DNY跨境市场解读 了解更多东南亚资讯哦~